在光傳送網中各種不同交換原理和實現技術的光開關被廣泛地提出。不同原理和技術的光開關具有不同的特性,適用于不同的場合。依據不同的光開關原理,光開關可分為:機械光開關、熱光開關、電光開關和聲光開關。依據光開關的交換介質來分,光開關可分為:自由空間交換光開關和波導交換光開關。
光開關的主要性能參數
交換矩陣的大。光開關交換矩陣的大小反映了光開關的交換能力。光開關處于網絡不同位置,對其交換矩陣大小要求也不同。隨著通信業務需求的急劇增長,光開關的交換能力也需要大大提高,如在骨干網上要有超過1000×1000的交換容量。對于大交換容量的光開關,可以通過較多的小光開關疊加而成。
交換速度:交換速度是衡量光開關性能的重要指標。交換速度有兩個重要的量級,當從一個端口到另一個端口的交換時間達到幾個ms時,對因故障而重新選擇路由的時間已經夠了。如對SDH/SONET來說,因故障而重新選路時,50ms的交換時間幾乎可以使上層感覺不到。當交換時間到達ns量級時,可以支持光互聯網的分組交換。這對于實現光互聯網是十分重要的。
損耗:當光信號通過光開關時,將伴隨著能量損耗。依據功率預算設計網絡時,光開關及其級聯對網絡性能的影響很大。損耗和干擾將影響到功率預算。光開關損耗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光纖和光開關端口耦合時的損耗和光開關自身材料對光信號產生的損耗。一般來說,自由空間交換的光開關的損耗低于波導交換的光開關。如液晶光開關和MEMS光開關的損耗較低,大約1~2db。而鈮酸鋰和固體光開關的損耗較大,大約4db左右。損耗特性影響到了光開關的級聯,限制了光開關的擴容能力。
交換粒度:不同的光網絡業務需求,對交換的需求和光域內使用的交換粒度也有所不同。交換粒度可分為三類:波長交換、波長組交換和光纖交換。交換粒度反映了光開關交換業務的靈活性。這對于考慮網絡的各種業務需求、網絡保護和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無阻塞特性:無阻塞特性是指光開關的任一輸入端能在任意時刻將光波輸出到任意輸出端的特性。大型或級聯光開關的阻塞特性更為明顯。光開關要求具有嚴格無阻塞特性。
升級能力:基于不同原理和技術的光開關,其升級能力也不同。一些技術允許運營商根據需要隨時增加光開關的容量。很多開關結構可容易地升級為8×8或32×32,但卻不能升級到成百或上千的端口,因此只能用于構建OADM或城域網的OXC,而不適用于骨干網上。
可靠性:光開關要求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光開關可能需要完成幾千幾萬次的頻繁動作。有些情況(如保護倒換),光開關倒換的次數可能很少,此時,維持光開關的狀態是更主要的因素。如噴墨氣泡光開關,如何保持其氣泡的狀態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因素會影響光開關的性能,如光開關之間的串擾、隔離度、消光比等都是影響網絡性能的重要因素。當光開關進行級聯時,這些參數將影響網絡性能。光開關要求對速率和業務類型保持透明。
控制電路具有能使整個開關具有廣播、切換的功能,即某一信號從任意輸入端口可以切換到任意輸出端口,也可以同時廣播到2個、3個或4個輸出端口。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