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本地客戶端應用!新遵義app,為用戶及時傳遞本地熱點新聞,原汁原味的呈現給用戶,商訊信息一覽無余,本地美景盡收眼底。
“遵義端”是一款面向智能手機用戶的遵義本地客戶端應用。
1、特色內容,及時更新。及時向廣大用戶傳遞本地熱點新聞,全力打造權威遵義新聞及生活資訊服務平臺;
2、原汁原味的呈現給用戶,隨時隨地瀏覽本地信息,并可登錄報料;
3、本地美景盡收眼底;
4、商業活動、打折促銷、房屋出租、招聘求職、征婚交友等資訊發布,商訊信息一覽無余。
5、隨時隨地找美食、酒店、休閑娛樂等商家提供商戶電話、地址地圖、客觀點評等信息。
遠古時期,遵義一帶即有人類棲息繁衍。在桐梓縣巖灰洞舊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測定,為距今20.6~24萬年。桐梓縣馬鞍山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中,也發掘出大量石器骨器,還有豐富的用火遺跡,年代距今為1.8萬年。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習水縣境內,也先后發現許多石斧、石錛、石網墜等古人類工具。
公元前8至5世紀前后的春秋時期,遵義市所轄地域,先后或分別屬于牂柯、巴、蜀、鱉、鳛等邦國。戰國時期,今遵義一帶屬于“大夜郎國”范圍。
西漢元光五年(前130年),置犍為郡,郡治鱉縣,即在今遵義市中心城區附近。元鼎六年(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為邦國存在了250多年的“夜郎國”之名從此消失。
夜郎縣之名到五代時期廢除,北宋時期復置,宣和二年(1120年)又廢,計先后存廢達480年。此后中國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夜郎”郡縣之名。作為二級政區的州、郡名稱,歷代屢有變更。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將隋代的郎州改名為播州,領轄今黔北的大片地域。播州之名,歷經五代、宋、元到明朝末葉,存在了962年。所以人們常習慣用“播州”來代稱古代的遵義。
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將播州所領的羅蒙縣改名遵義縣。這是“遵義”名稱最早的出現。遵義之名沿用至今已有1364年。除縣名外,歷史上曾有過遵義砦、遵義軍、遵義軍民府、遵義府、遵義專區、遵義行政公署、遵義市等建制名稱。播州從唐末到明末的725年間,為楊氏土司所世襲統治。
北宋末期,播州土著楊文貴等獻地歸附。1239年南宋時期,屬川陜四路之一的夔州路。
元為播州宣慰司。洪武五年(1372年)屬四川行省,十五年(1382年)改屬貴州都司,二十七年(1394年)復改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于次年分播州為遵義、平越兩個“軍民府”,分別隸屬四川、貴州兩省。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改置遵義軍民府,并徙治宣慰司西白田壩。
清康熙年間取消“軍民”二字,直稱遵義府。今遵義市大部分地域屬于這兩府,還有部分地域屬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義府由四川省劃歸貴州省管轄。
民國初年,廢除“府”的建制。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黔北十余縣為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遵義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區”改為遵義專區,后稱遵義地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并以原遵義縣城區為基礎新建遵義市。
四渡赤水紀念館(國家4A級)
四渡赤水紀念館在茅臺鎮里面的四渡赤水紀念園內,一個很有特點的2層建筑物,里面有講解員,但是要收費的,建議還是找個講解員給講說才能聽明白當年的紅軍是在被包圍的情況下,怎么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看后會感到,毛澤東當年熊滔才略,讓3萬紅軍怎么跳出蔣介石40萬軍隊的包圍沒有被消滅。
燕子巖景區(國家4A級)
去燕子巖可以從赤水旅游汽車站乘坐到赤水大瀑布的車,在燕子巖下車。還可以與赤水大瀑布一同游玩。游完大瀑布后,在下車的地方等回赤水的返程車,在燕子巖下,車費4元。游完后在下車處乘坐到赤水的車10元即可返回。
赤水大瀑布景區(國家4A級)
赤水大瀑布景區,充滿原始和人類起源的味道。森林里有一種植物,叫桫欏,它與恐龍化石并存,在重現恐龍生活時期的古生態環境,研究恐龍興衰,地質變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山里空氣特別好,景色特別美,不是很遠,沒有小孩和老人,建議漫步前行。
飛龍湖景區(國家3A級)
飛龍湖景區內的天下第一長龍,有999米長,氣勢雄偉,聽說很有靈氣,想發財的去燒香拜拜五爺(龍王財神),里面的荷花園也很漂亮,風景幽雅,景區里一色的古典民居建筑很是別致,養生休閑的好地方。
國酒茅臺館
國酒茅臺館采用清代宮殿式建筑,由主館和兩廂側館組成,為四合院結構,國酒茅臺館主館通過影屏播放、實物展陳等形式,展現了茅臺酒悠久的歷史文化。位于主館右側的紅色茅臺館,講述了紅色茅臺的發展歷程。主館左側的金色茅臺館,講述了1951年國營茅臺酒廠成立至今的發展歷程。
紅石野谷(楊家巖)景區
紅石野谷的森林覆蓋率很高,一路都是桫欏、竹林和溪水。山頂上就是丹霞地貌的楊家巖,瀑布從天而降,只是水量不大。丹霞地貌的神奇以及蜂窩巖石可以看出這里曾經是經歷了怎么地質演變,這個景區不算大,也是赤水最便宜的景區。
龍巖山海龍屯遺址
海龍屯景區的觀光車還是有必要坐的,這段路不近。地圖上標的各個關口似乎很遠,其實走走都還可以走到的。核心部分是新王宮遺址,是個完整的考古現場,平播之戰后,勝利者在王宮基址上建了一座海潮寺,以超度戰死的亡靈,殿上的佛像品格清奇,但左首臺座下所嵌一碑即是重要的《嚴禁碑》。
丙安古鎮
丙安古鎮有400多年歷史,是“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并入選10個省級示范性中國傳統村。整個古鎮建于河邊陡峭的巨石之上,木質懸空吊腳樓歷經百年風霜,仍然穩如磐石。
婁山關風景區
婁山關風景確實不錯,有觀風臺,有棧道,有吊橋,有雁鳴寺,去的時候是6.7月份,雖然熱,但是去的人還是很多,在桐梓縣城坐個2元的公交直接送到婁山關山腳下,順著公路走上山也可以叫個車5元送上山,小編建議叫車,走上去沒什么好看的,又累,好玩的在山上面!
湘山寺(國家3A級)
湘山寺位于遵義市中心,雄踞紅花崗區群山環抱、俯臨湘江的湘山之領。始建于唐代宗大歷年間(766-779年),初名“萬福寺”。元成宗(鐵木耳)大德年間(1297-1307年)易名“護國寺”,明崇禎元年(1628年),因寺擁湘水、踞湘山,改名“湘山寺”。
1.修復bug
2.優化若干細節
3.新增lbs功能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