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太空歷險記官方版是一款太空背景題材的未來風格的探險游戲,游戲中會出現很多高科技的場景和設備,我們需要熟悉我們所處的環境,會比較的新奇也會比較的危險,一起加入我們進行太空探索吧!
球球太空歷險記是一款有趣且獨特的游戲,其基礎是通過平衡探索太空,并解決有時很復雜的難題,播放球球太空歷險記時,您會看到與手機兼容的驚人圖形,以及吸引人且有趣的聲音,這些聲音將帶來非常愉悅的播放體驗。我們希望有一個玩球球太空歷險記的獨特經歷。以真誠的愛。
展現玩家靈活的手指,快速的滑動幫助行星冒險,前往宇宙的最深處;
吞噬更多白色的星星會獲得積分,你的外形也會變得更加閃亮;
躲避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神秘的黑洞會獎勵吞噬,你必須小心;
奇幻的星空探險玩法,享受最自由的宇宙飛行探索,感受獨特的樂趣;
前往宇宙中的任何一個角落,你將可以欣賞到各種獨特魅力的風景;
休閑的操作適合更多的玩家自由玩耍,十分的輕松又流暢的控制體驗。
1、真實的游戲畫面,3D的與游戲場景。
2、游戲內的音效有點恐怖,十分的襯景。
3、去抓住每一個關卡的畫面,也去它就是你完成目標的線索。
4、局吸收所有生物的特長,最后逃出這個地方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真是全世界天文、宇航、科幻和飛碟愛好者的黃金時代。美國剛剛完成登月,蘇聯雄心未死,中國躍躍欲試,月球已經在手, 火星就在眼前。 人們認為宇航時代即將到來,憧憬著自己在有生之年就能目睹無數外星基地的建成, 甚至能夠親身參與星際旅游。
那時候大概沒有人能想到,此后50年,我們不但沒有迎來宇航時代,甚至沒有人再次登陸月球!有人甚至據此認為美國登月是假的——宇航時代為什么沒有到來?因為技術上根本不可行!
這種陰謀論當然不足信,但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 你當初向我們許諾了宇航時代, 結果現在我們能享受的高科技只不過是用手機玩微信而已。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想答案并不在于宇宙航行的技術太難(對50年前的人來說,可能手機芯片的技術更難),而在于宇宙航行太貴。
從事航天工作的人總是告訴我們,為航天事業花錢都是值得的,因為它會帶動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有人甚至說,每往航天事業中投入1元錢, 我們就能得到7元錢的回報!
真有這么好的生意我們就不用做別的了。事實上,航天事業有時候的確能帶動技術進步,但更多的時候是純花錢。 不論衛星、火箭、宇宙飛船還是航天飛機,航天是個非常花錢的項目,需要無數人合作,特別消耗國力。如果是載人航天,那就更花錢,而且還要拿宇航員的生命冒險。
航天事業給我們帶來的實際回報,主要是衛星的應用。全球定位系統、氣象預報、資源、通信、偵察、科研……這一切都是不需要載人,也不需要跑太遠的。
空間站里的宇航員的確做了很多科學實驗,但絕大多數都可以在不載人的衛星上完成。宇航員做的最有意義的事,就是研究宇航員自己,即研究人在太空中長期生活到底會怎樣。所以載人航天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將來實現真正的長距離星際航行做準備。
那么長距離星際航行又是為了什么呢?我們已經登上了月球,將來還要登陸火星,但月球和火星上其實并沒有任何地球人急需的資源。中國科學家愛說月球上有氦3,可以用來作為核聚變發電的燃料;而事實是,我們連最簡單的氘氚聚變都還沒有實現。
就算我們真的掌握了氦3發電的技術,還有一個成本問題。氘氚聚變的燃料本來就非常便宜,而在月球開采氦3則幾乎可以肯定是非常昂貴的。 到底值不值得為此跑一趟月球?
所以當我們渴望宇航時代的同時,應該先想想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有兩種:一種是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模式,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宣示了國力,贏得了贊美,但是終歸沒有獲得任何實際的利益,最后還是終止了;一種是歐洲模式,海盜、殖民者、 冒險家, 為了某種主要是金錢上的利益,比如說香料而出海遠航,結果的確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回報,然后吸引更多人投入更大的力量,最后改變了整個時代。
我敢說,現在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宇航模式,都是鄭和下西洋模式。我們并未在地球之外發現任何“值得”前往開采的資源。氦3也好、鉆石星也好、白金星也好,算一算成本都是得不償失的。
另一個關鍵是,真正最有價值的資源其實是生物資源。一種新的農作物,一種草藥,任何能吃的動植物,這些東西往往比黃金更值得冒險。可是生命在宇宙之中如此罕見,我們能去的范圍內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地球。
大宇航時代什么時候才能到來?我們必須指望將來有一個什么重大發現,發現太陽系深處的某個地方有一種對地球人來說價值連城的東西,值得人們不惜錢財和生命去追求。
當然,如果你根本不搞宇航,就永遠不會得到這樣的發現。因此,現在各國這個緩慢的搞法,也許恰恰是最佳策略。
網友評論